2023-04-26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学院蔡阳健教授主持的《飞秒激光微加工虚拟仿真实验》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魏冬梅副教授主持的《通信原理》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实现了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新突破。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3号)...
2023-03-04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来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调研交流
3月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陈险峰教授、张蓉蓉主任及杨洋副主任一行前来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进行交流访问,双方在文澜楼A区F311会议室召开座谈会议,围绕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开创国际化教学新模式等话题深入交流。我校国际交流处周连勇处长、尹弢副处长和张鸥科长及学院党委书记谢德仁,副院长任俊峰、宋玉志副出席本次座谈会议。会上,谢德仁对陈险峰等人一行来访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对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国际化办学开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
2022-12-14
近日,科技部官网公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态调控”重点专项名单,蔡阳健教授主持申报的“非相干拓扑结构光场调控及应用”获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立项,获批经费616万,这是学院首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拓扑结构光场及光子学微结构物态调控与原理器件”由南开大学陈志刚教授牵头,四个课题分别由西北工业大学甘雪涛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蔡阳健教授、南开大学宋道红教授和北京大学彭超教授主持,...
2022-12-18
光场调控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名单的通知》,共认定了106个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院申报的光场调控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光场调控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依托,协同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围绕新型光场调控机理及其应用的前沿问题,...
2021-12-08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结果。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蔡阳健教授主持申报的“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光场相干性快速调控及应用”获重大项目课题立项,这是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第一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立项,实现了此类项目的立项突破。本年度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获批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2021连续3年突破20项),重大项目课题的获批标志着学院科研从量变走向质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铌酸锂薄膜的超高速多维光...
2022-12-14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体系建设名单的通知》,公布了62 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100 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04 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 81 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文科实验室。光场多维调控及应用实验室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高校实验室以现有的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为依托,是我省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尖端力量,是冲击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1-12-06
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获批1个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培育基地)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印发了《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及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标准及考核评价指标,公布了10个获得首批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培育基地)的名单,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物理学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获批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培育基地 )。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培育基地)瞄准国内外物理发展前沿,结合我省物理学科发展现状,聚焦若干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
2020-04-02
热烈祝贺物电学院获批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推荐的20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其中1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山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地理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广播电视编导等1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美术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等四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专业获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是对我校近年来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充分肯定。下一步学校将依据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要求,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体系为引领,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落实好“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专业内涵和建设水平,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持续提升。